为方便大家了解
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助基本常识
结合夏季常发生的自然灾害
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
“防灾减灾”安全教育知识来了
帮助大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
掌握自救互救基本常识
地震来了怎么办?
1. 避震原则:保持镇静,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。
2. 室内避震要点:室内要躲在结实、不易倾倒、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,如牢固的桌下、低矮牢固的家具边;也可快速跑到开间小、有支撑的房间。
要注意远离灯具等可能坠落的物体,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;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,方可离开房间;不要乘坐电梯,也不要因寻找衣服、财物耽误逃生时间,更不要跳楼逃生。
3. 室外避震要点:应远离建筑区、大树、街灯和电线电缆;不要在易燃易爆、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;若在车内,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;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、高楼等建筑物下或大树旁、电线电缆下。
4. 在学校避震: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,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、闭眼,躲在各自的课桌下,绝不能乱跑或跳楼逃生,地震后,有组织地撤离教室,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。
5. 有效避险姿势:身体尽量蜷曲缩小,卧倒或蹲下;护住头部,一手捂口鼻,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。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,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:头尽量向胸前靠拢,闭口,双手交叉放在脖后,保护头部和颈部。
洪水来了怎么办?
1. 如果时间充裕,应寻找地势较高的广场、坚固的高层公共建筑,最好在2楼以上区域(高于水面),进行转移。
2. 注意路面情况,不乱跑,避免进入地铁、地下涵洞、过街隧道等。
3. 被洪水包围时,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、公安、消防取得联系。利用船只、木排、门板、木床等进行水上转移。
4. 来不及转移时,要立即爬上屋顶、大树、高墙,做暂时躲避,等待救援,尽量不要独自游水转移。
暴雨来了怎么办?
1. 汛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,暴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,主动避险。
2. 户外步行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,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,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以防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、地坑等危险区域。
3. 注意避开井盖、广告牌、变压器、电线杆,远离临时搭建物、危旧墙体、路边的大树等。
4. 行车要注意把车停到地势较高的地方,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,应密切关注警示标志,切忌冒险涉水!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,不可盲目强制通行。如已驶入积水,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。多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,准备逃离。
5. 如遇强降雨,尽量不要乘坐地铁等地下交通工具。
6. 积水侵入室内,要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,向高处转移;备足食品、打火机、衣物、饮用水等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。
7. 暴雨来临,不在山区沟谷、滩涂、河道、泄洪道等区域游览、野营和露宿。
火灾来了怎么办?
1. 一旦发生火灾,要在第一时间拨打“119”报警电话,报警时讲清失火地点、起火物质、火势大小、人员被困等情况。
2. 发生火灾时,如果已经明确起火点,并且火势不大尚未造成很大威胁时,可以使用灭火器、灭火毯等消防器材灭火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!如果火势无法控制,务必立即自救逃生。
3. 突遇火灾,面对浓烟和烈火,首先要保持镇静,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,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,迅速撤离。
4. 将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盖在身上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或弯腰前进,以防烟雾中毒。
5. 逃离火灾现场时,要沿着标有“安全出口”的通道逃生,高楼逃生时要使用楼梯,切忌使用电梯逃生。
6. 若不具备出门逃生条件,则在室内躲避,用湿透的毛巾、衣物等堵塞门缝,不断泼水降温,暂时抵挡住火势。迅速跑到靠近人群的窗台,用呼救、打手电、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,不要盲目跳楼逃生。
7. 身处险境,应尽快撤离,不要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、撤离贵重物品上。已经远离危险地的人员切勿重返险地。